校园文化雕塑公司\人物雕塑公司
新开流文化陶塑人像
1972年秋采集于黑龙江密山新开流遗址的墓葬区,造型颇似人物胸像,以夹砂灰陶制成,锥划出五官,作尖顶、睁眼、有须、方颏的模样,风格古朴,具有古代渔民的装束特点,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开流文化遗物。
校园文化雕塑公司\人物雕塑公司
河姆渡文化陶塑人像 1973~1978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。在遗址第三文化层,先后出土两件距今约6000多年前的陶塑人像:①长椭圆形人像,高约4.8厘米;②陶塑人头,高4.5厘米。这两件皆捏塑而成,颧骨突出,造型稚拙。遗址第二文化层为距今5200年前的堆积,从中出土一件陶塑人头,高4厘米,外眼角上挑,颧骨突出,精神饱满,塑工比前期进步,造型特征有明显继承关系。两件头像似乎皆是男子的面容。
校园文化雕塑公司\人物雕塑公司
马家浜文化陶塑人像 浙江海宁彭城遗址,1959年4月曾出土一块刻画着人面纹的灰陶圈足残片,人面长3.5厘米,宽4.1厘米,五官清晰,作双眉相连、尖下巴的造型,形状有些像猴,属马家浜文化遗物。1980年春,在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第二层出土一件陶塑男裸像,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马家浜类型遗物。人像系捏塑而成,陶色浅褐,整体作站立姿态,头及双臂皆残,身高6.5厘米,胸腹前鼓,臀部后突,两腿微张,腹下塑出形态夸张的锥形男性生殖器。目前,考古学界有马家浜文化“处于母系氏族阶段”的说法,而桐乡罗家角出土的陶塑人像却具有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崇拜的特点。
薛家岗文化陶塑人面
校园文化雕塑公司\人物雕塑公司
1981~1982年出土于安徽望江汪洋庙遗址上文化层(第二层),属薛家岗文化后期遗物;在高13.4厘米,直径6.5厘米的夹砂红陶圆柱体上端,捏塑出左右相连的两个人面,鼻梁凸起,眼、嘴皆锥划而成。
大溪文化陶塑人头
校园文化雕塑公司\人物雕塑公司
1978年冬出土于湖南安乡汤家岗遗址下层,属距今约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遗物,头像以泥质红陶制成,背面凹陷,正面凸起,眉骨、鼻梁及吻部均明显突出,高4厘米,似为老人头像。 青龙泉三期文化陶塑人像 1979年夏出土于湖北天门邓家湾遗址,为距今约4000年前的青龙泉三期文化(即湖北龙山文化)遗物。人像共两件,以泥质红陶捏塑而成,皆作跽坐状的男子,高约7.5厘米。其一,头顶挽髻,两手笼套在袖口内,环垂腹前;其二,发式扁平,双手交叠置腹前,头部耳、鼻甚显,眼、嘴模糊,造型颇具淳朴之天趣。类似作品,以前在鄂东北圻春易家山遗址亦有出土,唯保存状况稍差。
校园文化雕塑公司\人物雕塑公司